号: 003143189/202011-00113 信息分类: 统计公报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屯溪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1-04-28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统计信息6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2020年屯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作者:屯溪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4-28 10:38 信息来源:屯溪区统计局 阅读次数: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高质量建设新阶段现代化“首善之区”的战略定位和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战略目标,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整体经济运行持续改善、全面回暖、恢复常态,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A类第七名。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04.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0.5%、二季度增长6.4%、三季度增长3.6%、四季度增长1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40.8亿元,增长0.9%。

 

 

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GDP)

2048416

3.0

  第一产业

53579

2.3

  第二产业

586620

7.5

    工  业

314468

5.1

    建筑业

272687

11.3

  第三产业

1408217

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8535

0.4

     批发和零售业

278727

7.8

     住宿和餐饮业

69888

-13.7

     金融业

264054

5.2

     房地产业

248325

-5.2

其他服务业

417404

-1.0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45公顷,比上年增加1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6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88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46公顷。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百千万”工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额1.58亿元。南溪南村、上草市村、兖溪村、新江村、隆阜一村、占川村、朱村等7个村纳入中央及省重点扶持村。新增家庭农场9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完成新江、江村、占川、徐村等果蔬基地2000亩巩固提升,改善农田灌排区面积4300新增茶叶全产业链有机化示范片1000亩,茶业综合产值达15亿元。完成“三品一标”认证3个(有机)。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 家,徽字一号入选第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名单。

全年粮食总产量11652吨。其中:稻谷产量9501吨、玉米产量1485吨、豆类产量463吨、薯类产量203吨。

全年棉花产量8吨、油料产量1683吨、糖料产量213吨、蔬菜产量50998吨、茶叶产量544吨、水果产量5092吨。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0433头,全年生猪出栏22702头。全年肉类总产量5275吨,其中:猪肉产量2043吨、牛肉产量174吨、羊肉产量15吨、禽肉产量1476吨。全年禽蛋产量1567吨。

全年水产品产量1677吨。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1456吨、捕捞水产品产量221吨。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81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32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50万元,增长3.4%。

 

2020年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1652

-1.4

油 料

1683

-1.3

其中:花  生

137

13.2

         油菜籽

1539

-1.9

蔬 菜

50998

3.3

水 果

5092

32.3

茶 叶

544

45.1

糖 料

213

4.9

豆类

463

-6.5

 

持续推进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施农药集中配送和有机肥替代,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全年化肥施用量1605吨,比上年下降2.8%。农业用电量531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比上年增长2.1%,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7%,销售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增长4.4%,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5%,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51.1%,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费用比上年减少0.8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7.0%。全年亏损企业个数比上年增加5户,亏损企业总亏损额比上年增长51.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9.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2.4%。全年37 个工业项目、21 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 家,工业泵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名单,申格电子通过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认证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

2020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可比口径)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1、精制茶

22676

-10.1

2、纱

472

-61.5

3、布

万米

10878

-5.2

4、化纤长丝机织物

万米

4973

85.2

5、服装

万件

348

-20.1

6、人造板

立方米

17250

-27.3

7、涂料

10658

83.6

8、中成药

22

-59.3

9、塑料制品

56034

14.2

10、电力电容器

千乏

——

——

11、泵

10295

11.6

12、阀门

3881

63.1

13、高压开关板

518

-29.9

14、低压开关板

1420

8.3

15、工业机器人

68

277.8

16、太阳能电池

千瓦

83710

15.5

17、光电子器件

 万只

8468

-19.5

18、化学原药

425

27.9

19、滚动轴承

万套

5356

30.9

20、电子元件

万只

44867

52.3

21、钢结构

5937

全增

22、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2568108

58.4

23、通信及电子网络电缆

对千米

88901

-13.6

24、家具

万件

5

-23.3

25、液晶显示屏

万片

2151

24.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区48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单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实现利税总额1.9亿元,比上年下降0.3%,实现利润9047万元,比上年下降0.5% 。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6.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全增;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0.5%,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1.4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16.6%;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全年4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2亿元,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0.3%。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3.8%、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3%。31 个省级、32 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6.6 亿元、43.7 亿元, 110 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4.2 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29.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36.4%。全年竣工房屋面积比上年下降76.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比上年下降76.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8.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6.5%。全年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下降3.8%,其中:住宅销售额比上年下降2.8%。

 

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 

 

全增

制造业

——

-21.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

——

19.0

建筑业

——

全增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8

信息传输、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业

——

-33.0

批发和零售业

——

-49.8

住宿和餐饮业

——

74.8

金融业

——

2.6

房地产业(含投资项目中保障房)

——

25.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3.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71.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0

教育

——

-59.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2.9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30.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1.7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8.7亿元,比上年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3 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 %;餐饮收入14.6亿元,比上年下降21.2%。按单位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8.6亿元,比上年下降2.1%;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 82.4亿元,比上年增长4.3%。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7%、服装鞋帽类比上年下降22.9%、日用品类比上年下降3.0%、中西药品类比上年下降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7.1%、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8.1%、汽车类比上年下降6.8%、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0%。

农村电商加快发展,销售额达5.8亿元黎阳镇获评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镇,阳湖镇兖溪村、黎阳镇新江村获评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村,屯光镇富礼村、阳湖镇兖溪村、黎阳镇新江村、奕棋镇江村农村电商网点获评安徽省农村电商服务示范点全年开展网络商品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销售额 2.1亿元。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2家,年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0家,比上年净增14家。        

全年(因疫情影响)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1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7.9%。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3.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0.5%;国内游客903.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5.8%。全年旅游总收入100.9亿元,比上年下降41.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7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1.9%。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参与“大徽州串门游”主题营销活动,屯溪区所有景区景点免门票,推出茶旅、食味徽州、乡村旅游、自驾游等多条精品线路。屯溪老街、黎阳in巷入选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名单。民宿经济蓬勃发展,开元颐居等3家入选首批省级百家精品民宿。

六、招商引资

全年新签订市外(合同)项目48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签入园项目8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生物医药总部基地、法哲罗生物科技等项目成功落地签约。全年新签项目协议资金62.4亿元,新签项目到位资金27.7亿元,全年累计引进市外内资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59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

    七、交通和邮电

全区年末拥有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23公里,完成农村安防延伸工程10公里,乡道维修4公里,纵三路、龙山路、琅西路延伸段完成道路建设。完善建成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成23个村级综合服务点;南溪南至留村道路改扩建完成。设置农村公交停靠站点19个,全区29个建制村已全部通畅公路,通车率100%,开通屯溪区至徽州区、歙县、休宁县公交班线。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679万吨,比上年增长5.1%,完成客运总量89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52057辆,其中,私人汽车39685辆。全年民航货邮吞吐量0.13万吨,比上年下降32.6%,旅客吞吐量44.43万人,比上年下降48.9%。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7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电信业务总量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增收1352万元。其中:税务部门收入8.04亿元、财政部门收入5.87亿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7.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8.1%、文化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6.0%、社会保障支出比上年增长2.8%、农林水支出比上年增长47.4%、交通运输支出比上年增长25.0%、卫生健康支出比上年增长15.4%。全年财政总支出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4.1亿元,增长16.8%,比年初增加78.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4.4亿元,比年初增加26.2亿元;定期存款余额145.1亿元,比年初增加17.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6.9亿元,增长10.7%,比年初增加38.4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83.1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13.9亿元,比年初增加25.3亿元。

2020年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年初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544.1

78.1

  其中:住户存款

224.4

26.2

        非金融企业存款

157.7

27.8

        广义政府存款

161.1

26.9

各项贷款余额

396.9

38.4

  其中:住户贷款

183.1

13.2

          #短期贷款

35.8

6.3

           中长期贷款

147.3

6.9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213.9

25.3

         #短期贷款

42.1

6.8

          中长期贷款

150.8

6.0

          票据融资

20.9

12.5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76元,比上年增长5.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97元,比上年增长5.8%,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20243元,增长20.5%;经营净收入8945元,增长41.7%;转移性收入5259元,下降10.5%;财产性收入8050元,下降28.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943元,增长4.4%,其中,食品类支出6639元,增长4.2%;衣着类支出1351元,增长37.2%;居住类支出8405元,增长6.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766元,下降18.4%;医疗保健类支出934元,下降3.6%;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620元,增长72.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949元,下降10.6%。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9%。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49.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8元,比上年增长7.7%,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384元,增长51.6%;经营净收入2077元,下降32.1%;转移性收入3166元,下降43.2%;财产性收入380元,增长26.0%。人均消费性支出14828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食品类支出5620元,增长9.1%;衣着类支出514元,下降4.1%;居住类支出5249元,增长11.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642元,下降17.6%;医疗保健类支出373元,下降57.4%;交通通讯类支出1595元,增长113.8%;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654元,下降18.2%。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73.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5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2工伤保险2.2万人, 1.4万名职工领取失业保险费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2317万元。全年特困供养59人,累计发放五保供养金57.8万元,其中,集中供养27人,分散供养32人。给予因新冠肺炎疫情申请临时救助的直接救助6人9910元、给予洪灾影响严重直接救助3户4600元。全年设立9个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服务点,救助70人次发放救助补助6万元。全年累计救助重度及困难残疾人3686人次,发放救助补助267万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全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14所,普通小学16所,幼儿园51所,特殊教育1所。共有专任教师2604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98人、普通中学914人、小学852人、幼儿园713人、特殊教育27;共有在校学生44420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4088人、普通中学12935人、小学17358人、幼儿园9907人、特殊教育132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财政教育支出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27万人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102.6万元、提供教辅用书和簿本430万元,拨付到校补助公用经费837万元;新增公建民营幼儿园2 所,江南实验小学教辅楼、龙山实验小学校舍及浯村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打造名师名课,1 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年100名教师在市级学科录像课、实验说课、现场教学大赛、信息化大赛等比赛以及学科论文评比、陶研征文评选等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5名学生获2020年安徽省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 2个课题获得省级立项,7个课题获得市级立项,3个课题获得区级立项;现有区级“教坛新星”22名,区级学科“骨干教师”20名,区级优秀教研组10个;全区现有1所学校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称号、3所学校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五所学校为“黄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荣誉称号。

全年专利申请量796件,其中发明专利180件,专利申请授权416件,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65家,全年省级科技成果登记数20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3件。博蓝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Mini-LED新型显示芯片用复合型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研发”项目获安徽省2020年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立项、“氮化物LED显示芯片用纳米图形蓝宝石衬底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被授予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博蓝特半导体、申格电子等17家科技型企业研发设备补助获省市科技创新扶持资金157.3万元,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 项,徽扬物联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年R&D(研发)经费内部支出2.4亿元,其中 规上工业R&D(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合计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 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3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区科协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全区共有剧场、影剧院6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博物馆3个,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6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家。公共文化场馆均实行免费开放,全年共服务接待群众近13.6万人次(因疫情影响人次比上年减少)《火种中共皖南特委》党史著作图册文献入藏国家图书馆。全年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41场、举办文化惠民广场演出10“送戏进校园” 演出15场。完成戴震纪念馆改造提升和程大位故居修缮工程,黎阳老街建成非遗传习中心,建立21项目非遗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8项,列入市级非遗名录9项。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13位传承人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启动国保单位屯溪镇海桥(老大桥)水毁修复工程。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2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院 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私人诊所40个,疾控妇幼保健(站)所2个,门诊部9个,农村卫生室37个。共有医务人员4568人,卫生医疗机构床位3652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171.2万人次。全年拨付新冠防疫专项经费2544万元选派6名医护人员援鄂、1个集体、2名个人获全省抗疫先进表彰2家企业获全国抗疫先进民营企业称号。全区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2个,总签约人数7.6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4.6万人,有偿签约2.4万人。全年国家免疫规范疫苗接种率98以上%、0-6岁儿童保健管理2.7万人次,孕产妇保健管理1.8万人次,0-6岁儿童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6.1万剂次。全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9.26%,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实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2150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66821剂次。新建区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口腔医院和屯光镇、新潭镇卫生院、昱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搬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和全科医生使用激励制度改革,基层医改单位支付平台统一推广,开通长三角地区异地门诊结算。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线上结算全覆盖。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 “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 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72块,面积176万㎡,人均体育场地8.02/人新建205台全民健身路径设施、足球场一片,全区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103取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新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名。在安徽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得2金4银4铜、安徽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获得2金2银3铜、安徽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获得第8名,安徽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获得2金2铜。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5个,拥有床位1240张。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4家、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家、村级养老服务中心3家。全年为低收入老年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1194人30万元,发放高龄津贴7964人630万元。全年发放机构和家庭寄养孤儿补贴20人30万元。全年发放贫困精神残疾人251人药费补助25万元,全年投入77万元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58人、装配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适配15人。全年完成建设“残疾人之家”8个、“残疾人工作站”38个。全年完成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152件。

全年失业人员再就业率65%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100%,就业684人。开发就业见习基地 42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54个,推荐89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发放见习补贴99万元。稳定提供150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设置450个公益性岗位开发,拨付公益性岗位资金320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568人次计164万元。年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03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9%,为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区。

十二、人口和环境、资源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21.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59万人,乡村人口5.7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507人,出生率为1.18‰;死亡人口为1398,死亡率为0.66‰;自然增长1109人,自然增长率为0.52‰;全年净增3847人,自然净增率为1.8‰。

2020年年末全区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

年末数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

——

年末户籍人口

213562

100

   其中:城镇

155883

72.9

      乡村

57679

27.1

   其中:男性

104153

48.8

       女性

109409

51.2

  其中:0-17岁

41061

19.3

    18-34岁

41943

19.6

    34-59岁

87359

40.9

       60岁及以上

43199

20.2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平均天数比例为98.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2.5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5.5分贝。所有入园企业厂区内均实行了雨污分流,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率、重点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100%。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以上,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96%以上。昱西片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面实施餐厨垃圾定时上门收集工作。全区101个自然村综合环境整治全面达标,20个自然村入选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 黎阳镇凤霞村被认定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省级重点示范村,屯光镇南溪南村、黎阳镇新江村、阳湖镇三充村、奕棋镇朱村和江村等五个村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村。

年末全区拥有国土面积191平方公里。全年继续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00亩、省级森林抚育1500亩、封山育林5000亩、退化林修复2000亩,森林长廊创建10公里。年末森林保有量8.5万亩,年末公益林面积4.5万亩,经济林种植面积总量97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3%,林木绿化率43.8%,城市绿地率48.6%。全区5个镇为省级森林城镇,紫阜村、凤霞村、朱村为国家级森林村庄。全年义务植树25万株,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区。

年末全区拥有水资源总量2.46亿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在5448万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5立方米以内,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新安江流域率水、横江、篁墩断面继续保持II 类水质,新安江屯溪段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国家验收。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7423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8.1%。其中,工业用电量3695万千瓦时、农、林、牧、渔业用电量405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31325万千瓦时。全年节能环保财政支出9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7.6%。

十三、城乡建设和民生工程

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数字城管平台全面建成运行,实施江南新城(阳湖片区)市政基础设施整治改造项目,完成29个小区阳台污水纳管排放及八一大道、红星路等地下雨污水管网改造,新建雨污水管6.5公里,完成人行道铺装49020平方米,建成8个智慧停车场。全年实施棚户区改造1280套,完成27个老旧小区改造和38小区能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停止菜市场活禽交易,7个菜市场完成“超市化+智慧化”标准改造,江南新城菜市场入选安徽省十大高颜值菜市场。建筑垃圾调配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全面投入运行,完成《横江屯溪段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全区实现所辖村城市自来水管网全覆盖,31 个村4800户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铺设污水管网33.4 公里。黎阳休闲小镇、奕棋机电小镇分别入选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全年民生支出15.9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5.9%,比上年增长2.9%。全年实施33项省、市民生工程共完成投资12.5亿元,13项工程类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16项发放补助类项目发放补助资金5152万元,3个保险类项目完成筹资1.3亿元, 1个培训类项目完成投资89万元新增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入驻省信息平台,3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品带追溯二维码上市。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076人次。39.1万人次4G用户申领辖区安康码。投入420万元对银塘、林金塘、后底坞、叶塘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十四、应急管理

全年安全生产情况总体平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特种设备、经营性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建筑领域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1起,死亡1共排查各类事故隐患1580余处,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369份;整治危化品经营隐患67整改文旅企业安全隐患44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654整改有限空间、涉爆粉尘、涉氨制冷安全隐患46处。全年组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经营单位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两客一危驾驶员安全培训600余人次。全年开展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大型游乐设施森林灭火抢险救援应急演练。

 

注释:1、本公报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市、区相关部门提供,其中部分数据为在地口径。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最终数据以2020年屯溪统计年鉴数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产值、产量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拟于2021年6月份发布,公报中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不再单独发布常住人口数,与常住人口相关人均计算指标数据暂缺

3、农、林、牧、渔业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4、根据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2019年起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口径由标况改为实况。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相关指标只公布增速。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6、由于统计制度的变化,从2014年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和范围有所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口径改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