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002MB1979687K/202209-00014 信息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 2022-09-30
发布机构: 屯溪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2-09-3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文字解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作者:屯溪区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2-09-30 10:48 信息来源:屯溪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阅读次数: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为便于理解《方案》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数字经济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模式、引领未来发展的潮流,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前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期,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数字经济战略,开启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新赛道,聚力数据要素多重价值挖掘,抢占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制高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关键期,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凝聚各方共识,敏锐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方案》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统筹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统筹发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继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全覆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上云用数等重点领域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有力助推农业现代化。通过强化数字技术引领,促进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构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普惠多元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二是显著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建成一批软件产业园,争创全国软件名园。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继续保持和拓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全球领先优势。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力争5G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体系全面建成并持续迭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完备。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有哪些?

《方案》在延续“十三五”规划关于数字经济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数据要素价值。《方案》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25”,即5项重点任务和5项保障措施。

其中,5项重点任务包括:一是数字科创行动。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和基于工业互联网开展模式创新。三是数字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强化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升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和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四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建设泛在高速网络体系、优化5G网络覆盖、部署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和提升安全保障服务水平。五是数据价值提升行动。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探索政府数据授权运营和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流通。

关于《方案》的主要亮点,可以归纳为“三新”:一是顺应新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由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大踏步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数据上升为新的生产要素,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成为重要命题,贯穿《方案》始终。二是明确新方向。立足推动大数据产业从培育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产业规模1万亿元目标基础上,提出“到2025年底,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增长目标,以及数字产业化水平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新目标。三是提出新路径。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了“以数字科创行动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以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核心,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增加了数字产业能级提升行动、数据价值提升新行动等新内容,将“新基建”、技术创新和标准引领作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着力点,将产品链、服务链、价值链作为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构成,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有机统一,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数据安全保障。

四、《方案》在推进数字科创行动方面有何举措?

加强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创新生态。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对基础算法、计算模型、计算体系结构等计算基础理论研究,并依托企业转化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级计算产品,加大力度推广应用。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办好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

五、《方案》在数字产业能级提升行动方面有何举措?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重点领域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实施“链长制”“群长制”,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常态化开展省内龙头与配套企业对接活动,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全链条培育,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

引进一批中国软件百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等知名企业。按照“双创团队—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路径,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大力推进软件名城名园建设,支持合肥争创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中国软件名园。支持各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实施“一市一园”建设行动。支持合肥、芜湖、宿州、淮南等有条件的市,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融合应用成效显著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到2024年,培育认定1500家以上大数据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00亿元。

支持中国声谷、科大硅谷等发展壮大。中国声谷营业收入力争超过3500亿元,入园企业2000户。

六、下一步如何推动《方案》落实?

(一)组织宣贯培训。面向地方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大数据企业和行业应用企业等,详细解读和宣贯《方案》内容。

(二)建立推进机制。发挥省“数字安徽”建设领导小组数字经济专项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顶格推进重点工作,顶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行动方案的贯彻实施。健全数字经济发展成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四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数字经济重点工作的评价。会同各部门以及业内外资深专家等组建推进工作机制,与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做好对接,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推进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任务落实,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经验。

(三)任务分解落实。抓紧制定形成可落地、可执行的重点任务分工表,落实推进责任。鼓励和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平台等国家级平台建设。

(五)全面开放交流合作。推动数字长三角共建,发挥一市三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各自优势,推进市场化、开放型展会平台建设,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1024”开发者节影响力。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合作、供需对接,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