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领导解读】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海鹰解读《昱东街道2022年森林防火工作方案》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炊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燃烧干草,秸秆焚烧、燃放爆竹礼花等;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相关问题解答:
1、“森林防火”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2、森林扑火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森林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国营林场还必须组织专业扑火队。
3、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
答: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内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4、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以"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将林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5、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同时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