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榜样∣“成功预防远胜壮烈救援”——记黄山市屯溪区老街专职消防队队长程顺富

作者: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0 14:58 信息来源:屯溪区委宣传部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人物名片】程顺富,男,屯溪区老街专职消防队队长,曾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第四届119消防奖先进个人”“第十三届安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人物寄语】一次成功的预防,胜过百次壮烈的救援。真正的英雄在于运用智慧来预防灾难的发生,我们的核心使命就是“防患于未然”。

消防演练中的程顺富。老街专职消防队 供图

    “成立之初,我们的方向走错了。干的是安防,而不是消防。”7月4日,谈起老街专职消防队的发展历程,程顺富这样说道。

    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等美誉的屯溪老街,共有12幢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幢不可移动文物、88幢历史建筑、261幢传统风貌建筑。为做好老街的消防安全,2013年11月屯溪区政府组建了老街专职消防队。喜欢户外运动、热心公益的程顺富,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履历,成功竞得消防队队长一职。

    1986年12月,程顺富出生在休宁县山斗乡;高中毕业后,赴西藏某部服役两年。退伍后,程顺富在休宁县公安局海阳派出所、屯溪公安分局巡逻防暴大队担任了多年协警。

程顺富与队员们在巡逻。老街专职消防队 供图

    “治安巡逻、车辆管理……如今回过头来看,消防队成立之初,我们思维方式还是过于传统。”程顺富说,这样老套的模式事实上也无法满足老街消防的客观需求。

    改变,源于一次培训。2014年6月,程顺富赴合肥,参加了省消防总队组织开展的培训。开阔视野之后的程顺富,萌发了搭建“古建筑物联网防火大数据平台”的想法。“只要某幢建筑着火,坐在值班室里就能收到报警。”程顺富解释道。

    “大酒店、办公楼的烟感系统都是有线,烟感的报警信息通过线路传递到中控室。”程顺富说,老街上的古建筑较为分散,如果采取传统的布线模式,不仅成本高而且维护难。“就像那时候还没有无线耳机一样。市场上,还买不到能够无线传输报警信息的烟感,于是我们就自己研发。”

    “程顺富的想法一度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屯溪老街街道办事处一级主任科员张红莉见证了“古建筑物联网防火大数据平台”研发与应用的全过程。谈起当时的困境,张红莉说:“这个如今看似简单的想法,当时实施起来并非易事。”

程顺富等人在研发设备。老街专职消防队 供图

    从设想到实施的过程,源于程顺富与两个人的相识和协作。2015年,返乡青年黄文、汪康在屯溪区创办了一家名叫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程顺富的设想,恰巧与两人的创业思路不谋而合。

    “我们自己设计无线传输烟感,并送到浙江慈溪开模。”黄文说,但凡程顺富有一次放弃,平台的研发都可能胎死腹中。

    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试后,2016年5月,平台V1.0版正式上线。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平台也在不断升级。2017年5月、2023年4月,改造升级后的V2.0版、V3.0版先后上线运行。在创建与升级过程中,平台共计申请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

    目前,老街范围内已有2774个烟感、464个一键报警器、250套智慧控电设备、104个视联网摄像头与老街专职消防队指挥中心相连,实现了火情自动感知、全景式监测、一键报警、远程控电等功能。“现在,室内有烟感、一键报警、智慧控电等前端数据采集设备,室外有高清烟火摄像头识别。老街核心保护区域内,只要出现烟与火,平台就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程顺富说。

程顺富在进行消防检查。袁中锋 摄

    自上线运行以来,共发现并解决隐患13230 处,接处警425 起,处置成功率达 100% 。2018年,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2024年,入选安徽省优秀数字政府场景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在他眼里,防患于未然远比发生火灾后的救援更加重要。”老街专职消防队队员刘绍军说,在同事们眼中,程顺富从不追求救援战功,而是将心血倾注在未雨绸缪的预案中。

    2018年、2022年,程顺富当选黄山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程顺富深入实地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先后就老街电力扩容、警民联勤联动、三线下地、农村消防工作以及消防数字化建设等提出建议。在去年“6·20”洪灾期间,程顺富发现,公安派出所的水域救援装备配备不足,民警的救援工作难度和风险增加。今年1月,在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程顺富又就“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水域救援装备和民警救援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洪灾救援中的程顺富。老街专职消防队 供图

    工作之余,程顺富还积极投身水域救援、摘除马蜂窝等志愿服务。4 年多来,志愿参加消防、防灾减灾等培训活动610场次,志愿服务时长221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