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要久久为功,协同推进,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关键在于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随着“双碳”战略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要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等,推动国土空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山清水秀、蓝天常在、家园美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着眼当下,更是为长远计。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夯实生态本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江淮大地逐绿奋进,环境优的美丽安徽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