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维权” 真“敲诈”
——屯溪市场局成功破解一起“敲诈勒索”案
近日,屯溪区市场监管局成功破解并移交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维权索赔”为何会演变成“敲诈勒索”,消费者如何从“受害者”变成“犯罪者”,其戏剧性的反转从何而来呢?事情要从一通维权电话说起。
2022年8月4日上午,屯溪区市场局昱中市场所副所长常星接到一通电话,辖区内某餐饮店反映4名外地消费者在店内就餐结束后联系店员,称在其店内就餐吃到“铁丝”,并向商家提供了的“铁丝”的照片和医院就诊记录,要求商家赔偿5000元。
这已经是近期接到的第二起关于“吃到铁丝”的投诉了。“难道最近的清洁球质量不过关”,常星与同事打趣道。凭借多年的执法监管和纠纷调解经验,他已经预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劲,但还是要经过现场核实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放下电话后,他带领同事一同前往两家被投诉的餐饮店进行检查,在后厨进行了一番“抽丝剥茧”的细致查看,也未发现类似“铁丝”的异物。同时,他仔细比对核实两家餐饮店接收到的“铁丝”照片和医院就诊记录,发现照片相似度很高,就诊记录显示的信息也有类似之处。再通过监控录像查看了两家餐饮店投诉者就餐影像,发现就餐的4人是同一批人员。
据此,已初步怀疑这很可能是一起恶意索赔事件。于是常星立即向所长汇报了情况,并联系辖区派出所,将前期掌握线索告知后,公安机关表示该事件极有可能是一起敲诈勒索案件。同时,通过被投诉企业反映,该衢州连锁店也接到类似投诉,并给予投诉者赔偿。
秉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常星告知商家耐心等待,不可轻易“破财免灾”,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公安机关开展进一步核查。
8月4日中午,4名消费者前往至店内要求商家赔偿,昱中所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联系辖区民警,一起前往现场进行核实处置。经初步了解,投诉者共有4名(3男1女),均来自浙江,自称来黄山游玩。
8月5日上午,经辖区派出所调查核实反馈,4名消费者称其在店内就餐吃到“铁丝”这一情况不属实,涉嫌敲诈勒索,目前已立案调查处理。
在此纠纷调查调处过程中,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专业素养,成功判断出投诉方涉嫌敲诈勒索的行为,并充分发挥联合执法效能,将重要线索及时报送公安部门,有效维护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彰显了公平公正执法的威慑力,成功破解了“职业团伙”“诈骗团队”的违法行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工作一直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四个最严”要求,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当遇到以“举报”为幌子,以“投诉”为威胁,专门“盯住”商家“软肋”,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要挟商家作出明显超过法律规定合法权益范围的高额赔偿的情况时,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市场监管卫士维护的是所有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的是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要让所有触及法律“红线”的不法分子受到应有惩处,让他们明白,法律的意义在于惩恶扬善,绝不会沦为个人牟利的工具。